朗读
费县:小农水改革破难题惠民生
发布时间:2021-08-26 09:38 点击次数:
文字大小:

上世纪90年代,为了解决水利产业“投入大锅饭、使用大锅水”的集体管理体制,费县在全国率先开展探索小农水产权制度改革,拍卖小型水利设施使用权,放开建设权,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投资兴办水利设施的积极性,加快了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村生产力发展,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县委、县政府历来重视水利建设,到1995年时,全县除大中型水库外,累计建成小型水利设施4000多处,对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挥了很大作用。然而,经过多年运行,作为集体资产的小型水利设施,在建设、管理、使用上也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原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张乃军:当时有几个方面的弊端,第一个方面,管理体制存在弊端,虽然设施比较多,但是管理没有得到落实,吃大锅饭,用大锅水,导致工程维修出现一些问题没有人去具体落实、具体解决;第二个方面,水利设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也满足不了生产生活的需要,由于农业内部结构的转变,增加了瓜果林果这方面的生产,这些生产比种粮食需要的水要多;第三个方面,水利设施的管理和发展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这些资金得不到落实,又出现缺口。为了解决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县委领导、各级党组织进行了深入研究、深入调查,找到了这些弊端根源所在。

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大田庄乡黄土庄村的做法引起了县委的高度关注。这个村地处山区,由于水资源短缺,单靠集体兴建水利,蓄水能力增加缓慢,每逢春灌时争水抢水现象不断发生。为了解决这个难题,1992年,黄土庄村率先突破“禁区”,开创性的采用竞买方式,把村集体兴建的15处小水库、汪塘、顺河坝等拍卖到户管理,谁用水谁付款,谁管理谁维修,同时鼓励村民新建小水利工程,规定谁建谁有、谁投资谁受益,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大田庄乡黄土庄村党支部书记 丰炳福:当时打这个拱石坝是上级扶持加上老百姓自筹,家家户户按人口出石头、出沙子、出人工,共同努力把这个拱石坝打起来的,利用了四年的时间终于把这个拱石坝打成了,现在蓄水量在10万立方,能解决老百姓一千来亩地的用水问题,给老百姓增加了很多收入。

几年间村民自发建成各种小水利工程88处,平均每2户就有一处水利工程,实现了水资源层层拦、节节蓄,能自流灌溉、机械提灌、自然渗灌,使小水利工程真正充分发挥了效益。

大田庄乡原水利站站长 王光申:拍卖了以后,谁使用谁管理,谁用水就要缴纳一定的费用。以前不拍卖集体管着,存在无人管理的问题,拍卖了以后村民责任心强了,水的利用率也高了。

县委在认真总结黄土庄等村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办法,出台改革文件,调动农民参与管理、投资建设水利设施的积极性,通过拍卖小型水利设施使用权,对小(一)、小(二)型水库坚持乡镇、村统一管护,以承包、租赁开发为主。对其它小型工程设施,以拍卖开发为主,宜卖则卖、宜包则包,宜租则租;在拍卖原有小型水利工程的同时,按照“谁投资建设,谁受益,工程归谁所有”的原则,全面放开了小农水设施的建设权,鼓励农户、群众自建自有自用,加快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步伐。

原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张乃军:县里发现这个典型之后,就在全县进行推广,很快迎来了小水利建设的热潮。在短短几年以内,很快发展到7000多处,这7000多处小农水工程对县里的农林业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

水利条件的改善,促进了农业内部结构调整,有效推动了费县农业生产的发展,粮经比例由原来的7:3调整到5:5的格局,粮食单产大幅度增长。果林经济、大棚蔬菜、水产养殖等高产、高效、优质农业蓬勃兴起,形成了粮油、瓜菜、林果、烟桑、中药材五大种植业生产基地,实现了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经营,全县人均纯收入由1992年的559元增加到2002年的2320元。

大田庄乡黄土庄村党支部书记 丰炳福:最早俺村种花生种地瓜,没有水,自从打这个拱石坝就有水了,从那以后就开始种西瓜、山楂、桃、杏、大樱桃等水果一类的,从那以后俺村就变成无粮村了。

费县的小农水产权制度改革先后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内参选编》、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大众日报》等新闻媒体报道。国务院研究室专门采写了对费县推行小型农田水利家庭经营责任制的调查,将其誉为继安徽凤阳农村土地改革后的第二次重大改革,给予了高度评价,仅1997年至1998年下半年,全国已先后有17个省、区、市近4000人次前来考察参观。

原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张乃军:从这个事上来看,县委和乡村各级党组织贯彻中央深化农村体制改革的政策,落实各项规定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这个改革的成功,大大推动了费县的农林业发展,农民的收入提高了,经济发展上去了。(政伟 文斐)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