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县杏园学校教师管理制度汇编 | ||||||||||||||||||||||||
2024-05-20 作者: 点击数: | ||||||||||||||||||||||||
|
||||||||||||||||||||||||
费县杏园学校集体备课制度 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其目的是发挥教师群体优势和骨干教师的作用,交流教学经验,统一认识,解决教学中的重要问题,平衡教师的教学进度,研究和改进教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它可集思广益,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一、组织形式 以备课组为单位,由备课组长主持进行。同一年级同一学科为一个备课组。 二、集体备课原则 坚持“四定”、“五备”、“四统一”。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备教材、备大纲、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学手段;统一教学目标要求、统一教学重点、统一双基训练、统一教学进度。 三、集体备课活动要求 1.每学期开学前,备课组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集体备课计划。 2.每次集体备课,各课题的研讨都要确定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要按周教学计划安排的课题写出书面材料(或教案),交备课组长审阅后方可进行集体备课研究。 3.各备课组在每单元或每章(每课)授课前,要组织本备课组教师认真学习课标,研究教材,确定重点、难点,分析学情,探讨教法。 4.重点、难点课题要建立说课制度,说课要落实到人。 5.各年级各学科应根据本组的实际确定集体备课的形式,如采用单元或专题集体备课等。 6.课后同备课组教师要及时交流教学心得,探讨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7.备课组长要定时组织本备课组教师的说课、听课和评课活动。 8.各备课组每次集体备课都要认真做好集体备课记录,活动后交教导处作评价并存档。 费县杏园学校教学计划跟踪督查制度 教学计划是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是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及有关工作的基本依据,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法规性文件。教学计划的执行是保证正常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制定教学计划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前提,写好教学总结是总结教学经验或教训,搞好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l.教学计划包括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集体备课计划,个人教学计划和学科课外活动计划。 2.教学计划每学期制订一次,学校教学计划于预备周开始时由教务处向全体教师宣布,其它计划于预备周内制订。学校要在第一周收齐计划,组织审核,然后交有关人员执行。 3.教学计划要具备以下内容: (l)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和学科课外活动计划内容一般要具备:目的要求;主要工作任务;措施;活动安排。 (2)学科教学计划内容包括:指导思想、学情分析、全册教材分析、全册教学总目标、教学进度、评价工作安排、教研专题及研究措施、教研课安排、个人业务学习安排、学科实践活动安排等,其中,“指导思想、全册教材分析、全期教学总目标、教学进度、教研专题及研究措施”为“共性内容”。“学情分析、评价工作安排,教研课安排、个人业务学习安排、学科实践活动安排等”为“个性内容”。。 4.每学期教师要写好全学期教学工作总结。教学总结必须结合各自实际,突出主要经验或存在的问题,找出经验或教训的原因;突出主要成绩和经验。教师的总结要存入教师的业务档案,总结可以是一般性总结或专题总结,提倡写专题总结。 费县杏园学校听评课制度 为了解和掌握学科课堂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解决教学和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特制定教师听评课制度。 一、听课类型: 听课类型分为:公开课、示范课、汇报课、研究课、随听课和领导推门听课等类型。 二、参与听课人员的听课节数要求: 校长每周听课2节以上,业务教干每周听课3节以上,任课教师每周听课2节以上。 三、听课的具体要求: 1.听课记录本由教导处统一发放,各听课教师应认真填写听课记录的各项要求:教学过程、环节简评、总评以及授课教师、科目、课题、课型、学校等。 2.听课人员对授课教师的讲授内容、授课方式、手段、授课态度,学生听课情况、课堂纪律等应作出记录和评价。 3.听课过程中要虚心学习,尊重他人,遵守课堂规定,不做与听课无关的事。 4.分管领导和教研组长对参与听课人员做好记录。 5.本组教师有讲课活动时,教研组长要组织本组教师按时听课,为评课、教研活动作好准备,对无故不参加者,教研组长要作好记录。 6.无论听课者是何身份、何地位,一旦进入课堂听课,无论这堂课上得如何,即使是很不理想的一堂课,都要思考教学中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反思对照。 7.观察上课教师的教学智慧。听课时,一是要观察执教者示范、点拨、启发、引导学生学习的思维方式和教学手段;二是要观察执教者为学生设计的学习情境的展示过程;三是要观察执教者机智、合理地吸收、处理反馈的学习信息,并灵活地依据各种信息进行课堂教学的适当调整和再生教学智慧的场景。 8.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听课时要着重观察所开展的学生学习活动的形式和方法(如设问解答、解析教材、师生交谈、生生讨论、训练巩固、启发提高等),认真观察学生的参与广度、深度及其有序性和实效性。 9.体味教学风格。听课时,应注意听执教者在施教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对学生的知、能发展极为有利的教学风格、教学技巧等。 10.观察学习效果。听课时,听课者应注重观察大多数学生是否掌握了符合学科特点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是否获得了发展,应注意其课堂教学行为中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教材与学生之间的分析、讨论、解答问题的有效度和正确性,以及学生的知、能发展和自主学习的兴趣、愿望状况等。 11.规范听课行为。听课教师必须在上课铃响前进入教室,不得听课中途退堂,听课期间手机关闭或转为振动,不得讲话、讨论。 四、评课的具体要求: 1.定性评估 听课结束后要参加评课,既要认真听取别人的见解,做好记录,更要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将自己在听课中所发现的优缺点以及自己的建议毫无保留地说出,供大家参考和评议。 评课的重点有: (1)对教学目标的评议。即对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能力与方法的评议,看是否达到《课堂评价表》标准与结合本班学生实际。重点是讲授文化科学知识、训练技能和培养能力的评议。 (2)对教学重点、难点的评议。看重点、难点确定是否准确,突出重点的情况及突破难点是否得当,是否通过了道道环节达到了预定目标。 (3)对课堂教学教法的评议。看教法是否得当,课堂结构是否合理,教学环节是否完整,时间安排是否适度,教学方法是否符合教学基本原则具有启发性,教学手段选择是否注意了学习方法的教学,包括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记忆定义公式法则一类的基本知识的方法,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方法,写作方法,实验操作方法等。 (4)对教学态度与教学能力的评估。态度主要指教师思想品德修养水平,包括教学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立场观点正确,还包括工作责任心,对学生的情感,教师言行、精神面貌、仪表等。能力看教学组织能力:组织安排好各环节,师生活动生动有序,精神面貌好,即时反馈、调节应变能力等。更主要的一方面是教学能力:基本功扎实、语言表达、板书实验演示、绘图运算、使用教具等媒体,熟悉新课标及教材内容,运用教法和手段、指导学习方法,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等方面能力。 (5)对教学效果的评议。课堂学生学习态度、情绪及不同程度学生取得实际收获,目标实际落实情况等。 2.定量评估 听课人要严格按照《市课堂教学策略评价表》进行定量评估,学校作为教师考核的依据之一。 五、听评课形式 1.单独听评课 学校实行推门听课制。学校领导、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都可以随时到教室听课,不一定要先与讲课教师打招呼。其他教师单独听课,一般可先与讲课教师联系。听课后要及时评课。讲课教师应热情欢迎别人听课,课后应主动征求听课人员的意见。 2.集体听评课 (1)各教研组、备课组都应在每学期第二周订好听课计划和安排。 学期举行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等,组织本学科全体教师听课。 (2)集体听课后,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应及时组织听课人员进行评课活动。作好评课记录。 3.跟班听评课 对实习教师和新教师,学校安排指导教师。实习教师、新教师应主动向指导教师请教,汇报听课心得,探讨教学问题,指导教师要认真听评课,帮助其提高教学水平。 费县杏园学校业务教干包靠教研组制度 教研组是我校业务管理的基本单位。教研组在教导处的领导下,负责本学科的教学、教研、教改和教师的培训工作,负责学生的质量掌握、学科竞赛等各项工作。具体职责如下; 1.根据学校教导处的工作方案,制定本学科的教学、教研和教改目标、计划;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和兴趣小组活动计划,组织、指导教师开展学科课外活动。 2.按照教导处的统一部署,做好本学科的教学监督,坚持一学期一轮教学环节监督;一周跟踪检查一名教师的教学过程;一学期进行一个班的个案研究。 3、组织好本组的教师培训工作。坚持间周一次的业务学习制度,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标、新教材和新教法;组织教师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和教改经验;组织教师完成“教学随笔”、“试题研究”、“五个一”等学校规定的校本培训任务。 4、指导、督促各备课组搞好集体备课和常规教研工作,要求组内成员人人承担主备任务、人人承担常规教研课题。整个活动要做到过程规范、资料完备。 5、组织、指导好本组的教改课题实验工作,坚持间周一次理论学习、一月一次研究课、半期一次汇报课、一期一次成果展示,并做到过程扎实、资料齐全、效益显著。 6、按照教导处的统一部署,具体组织实施质量抽查、期中、期末考试,并做好质量分析,及时调整学科教学工作。 7、负责做好本组教师的教学工作评估,合理、公正地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做出评价。 8、收集、整理好本组的教学档案和教师业务档案。 9、组织教师学习党的教育方针以及有关教育工作文件指示,学习教育理论和先进教学经验。 10、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按时认真参加集体备课,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11、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有计划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和教学改革实验,积极举行教学研究课的教学示范课,推广先进的教学方法。 12、结合本学科特点,开辟和发展第二课堂,指导学生参加相关的课外实践活动。 13、关心教师的思想进步、业务进修和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协助学校领导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业务水平。 14、及时听取学生的意见和要求,正确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 费县杏园学校青年教师培养制度 一、基本要求 我校对青年教师的基本要求是:一年入门,二年过关,三年达标,五年成熟,七到八年成为教学骨干。 二、主要保障措施 1.抓进修。学校保证、优先和奖励青年教师进行在职进修学习。学校鼓励青年教师在职学习或攻读硕士学位,凡取得研究生毕业文凭者,学校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2.促自培。学校坚持定期组织青年教师进行业务学习,要求每位青年教师自订教育教学杂志1至2种,自我进修学习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知识、外地先进经验和教改信息,并举办不同类型的培训以“逼”其学习,促其提高。学校还不定期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开阔青年教师的视野,丰富教学阅历。 3、结师徒 。学校实施“带教工程”,每位高级教师,每学年至少确认一名青年教师作为带教对象,充分发挥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学校对带教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高级教师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4、常训练。学校定期举行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要求青年教师(教龄3年以下的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汇报课,一学期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每学年均举行一次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同时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要求所有青年教师都能独立制作课件。 5、树典型。学校对有发展潜质的青年教师进行重点培养,通过压担子,优先给予外出学习机会等手段促进其尽早成熟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学校每二年进行一次教坛新秀的评选,对当选的青年教师给予大力表彰,并对他们的先进事迹进行广泛的宣传,利用先进典型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去带动广大青年教师。 6、倡教研。学校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培养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促进其尽早成为科研型的教学骨干。一是通过加强青年教师的理论培训及组织青年教师开展一些科研课题的研究,让青年教师从中学会选题、设计研究方案、撰写教学个案、开展调查研究和行动研究等。二是提倡青年教师写教后记,逐步养成自我研究的习惯和能力做到“六会”,即教学理论会运用、教学专题会研究、教学经验会总结、教学模式会提炼、教学观摩会评价、教学风格会创造。 费县杏园学校骨干教师培养制度 骨干教师是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在教师队伍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力军。为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骨干队伍,严格管理机制,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示范作用,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整体水平,特制定骨干教师培养制度。 一、骨干教师的选拔 (一)选拔范围 在从事教育、教学、科研或管理工作,教(工)龄3年以上的教育工作者。 (二)选拔条件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教育工作,认真钻研教育理论和掌握教育科研信息,并用以指导科研工作。 2.积极承担科研任务,具有团结协作、不断创新的科研精神,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严谨的工作态度。能独立承担科研课题或参与研究的市级以上科研课题,能够组织或带动本校教师进行课题实验研究和成果转化推广工作。 3.热爱班主任工作或学校管理工作,并取得优异成绩。 (三)选拔方式 学校对新教师、合格教师、校级骨干教师等不同层次的教师分别定期地举行“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评优”、“优秀教学奖评比”、“先进班主任评选”和“优秀教育教学论文奖评比”等活动,通过这些评优活动为教师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按照“公开推荐、公平竞争、公正选拔”的原则由教师代表和学校领导积分产生。 二、骨干教师的培养 1.培养目标 骨干教师的培养应以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为主要目标。 2.培训形式 (1)进行相应的教育理论学习。通过有关学者或专家的专题报告、对资料的阅读自学、访谈考察、观摩学习等方式,深入了解有关的教育教学思想、教学观点和方法,从中获得启示,开扩视野,提高认识,掌握方法。 (2)在各自的教育教学岗位上进行尝试实践。在获得启示,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把理论和观点创造性地运用到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同时,把实践过程中获得的体会和遇到的问题反馈给指导教师或业务同行。 (3)开展专题研究。对理论与实践结合过程中获得的体会和产生的问题,经过必要的“思索”和“反思”,在学科导师的帮助和指导下确立课题,或者通过集体合作组成课题研讨小组,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课题研究。骨干教师每年要学习一本现代教育理论或学科教育专著,作好读书笔记,每学期写出有价值的教学心得至少1篇以上;主持或参与市级课题研究1个,写出研究报告或取得阶段性成果;每年至少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篇,或获市级以上教育科研成果。指导本校教师认真搞好教育教学工作,每学期为全校教师上1次以上示范课,作1次专题报告,承担1门课程的教学辅导,带领1个教研组的教学研究。 3.培训内容 以班主任工作为基础的教育能力。 (1)了解与研究学生的能力。 (2)对班集体的形成的组织能力。 (3)协调与沟通校内教育力量的能力。 (4)协调与沟通校外教育力量的能力。 (5)班主任的教育机制与教育艺术。 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教学能力。 (1)教材的驾驭能力、课堂教学方案的设计能力、课堂教学调控能力。 (2)教学评比能力、教学研究能力、现代化教学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力。 以教育教学经验总结和开展教育改革为主体的教育科研能力。 (1)对教育科研研究方法的选择能力、对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能力、有关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能力、对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设计能力。 (2)对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实施能力、对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总结能力。 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的学校管理能力。 (1)学校领导集体的形成与管理目标的制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学校教学工作管理能力。 (2)学校德育工作管理能力、学校后勤工作管理能力、学校课外活动管理能力、学校与家庭、社区教育相协调的能力。 费县杏园学校校本教研制度 加强和改进教师的教学研究工作是促进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全面落实的重要保障。为了履行职责、创造性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校本教研制度”。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以新课程为导向,改进和加强教研工作,立足学校,建立以解决学校在课程实施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以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宗旨的以校为本教研制度,使学校成为学习化组织,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 二、基本目标 1.为了学校——即以改进学校实施新课程教育教学实践,解决学校、教师开展教育教学、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身专业化成长中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选择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经常遇到和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进行研究。 2.在学校中——学校自身在实施新课程中出现的问题由学校自己来解决,由学校校长、教师共同来分析探讨,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使学校逐步适应新课程,改变只“等”(等专家指导)、“靠”(靠行政部门、教研部门)现象。 3.基于学校——从本校和教师自身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学校内部的教育智慧,盘活学校内部的资源及适时邀请专家参与,开展各种形式的研究活动,提高教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制度职责 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学校教研工作在校长和教务处领导下开展工作。建立起以(校长室、教导处)、教研组、教师组成的三级教研网络。各级应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工作制度,学习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现代教育理论,端正教育思想,明确培养目标,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生认知特点,开展教学研究和实践。各级工作制度如下: 一级――(校长室、教务处)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在校长领导下,全面制定学校教研工作规划与多项规章制度,形成一支强有力的教研队伍。根据国家和上级有关方针政策制定本校长期和近期教研工作目标,并负责监督实施。 1.选送优秀教师参加高层次进修,做好骨干教师的选送和培训工作,组织全校教师分期分批参加上级组织的业务培训。努力做好自培工作,包括学校自己组织的业务培训和教师的自我学习培训。 2.根据形式发展,制定学校教科研课题,并逐级落实。 3.发动全校师生员工从本校、本职工作出发,学习教育理论,注重联系实际,加强对实践成果的经验总结。 4.负责全校的教研流程管理工作,加强对学校教师的教研的指导和管理,组织校、区级课题的论证、申报工作,选编学校的教科研论文集。及时掌握各项教研工作的落实、进展情况和教研工作交流。及时安排和及时总结本校教研工作情况。 5.加强业务学习与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以身作则,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全校师生形成实事求是、崇尚学术、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校本教研风气。 二级――教研组(长)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教研组是学校落实教学工作,开展教学研究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组织之一。教研组长应在校长、教导处领导下负责组织领导本学科有关教学研究的全部工作。 1.组织教师学习本学科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的目的、任务,讨论并确定分年级教学要求,制定学期教学计划。组织领导全组教师制定学期工作计划、年级教学进度计划、教学科研计划和教研组学习活动计划,并严格执行。 2.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根据教学实际,围绕学校教科研课题确定教研组每学期的研究课题,有计划地开展研究与交流汇报,组织教学研究课、公开展示课,及时总结、交流、推广教学经验,撰写经验论文。 3.组织好教学研究活动。 组织组内教师进行集体备课,研究解决教学疑难问题,组织进行教学反思等。学习教学经验,教改经验、总结工作、讨论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质量等状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教研组活动要有出勤和活动记录。 4.大力抓好本学科教师的教学工作,组织组内教师认真钻研教学大纲、教材、探索教法和学法,认真备课,写好规范化教案,讲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 共同研究: (1)单元、章、节、课时的目的和要求; (2)重点、难点、疑点、关键点; (3)作业或练习; (4)教学过程的组织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5)统一进度,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5.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结合教改,确定教研中心和教改课题,组织全组成员学习新理念,不断总结教学成果,推广教学新经验. 6.每学期组内面向全体教师开展一次观摩评议活动,组织一次教师论坛活动.通过以上形式研究教材、教法和学法,提升教学理念,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活动要有总结材料。 7.做好以老带新工作,充分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要落实到人,加速培养新教师和青年教师。 8.教研组长要保证上述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开学时订好教研组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学期结束做好工作总结,并定期向学校行政领导和教师汇报工作。真正创建严肃活泼,刻苦钻研,文明和谐的教研组。 三级――教师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素养的重要手段。教师是开展校本教研工作的承受者和受益者,是开展教研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质量影响到全校教研活动的质量和教学工作的质量,教师必须主动、认真地进行教研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成长,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1.认真参加学校各级教研组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态度端正。认真完成学校、教研组交给自己的任务。 2.每位教师认真完成教研组交给自己的集体备课任务,在教研组讨论时要认真准备,积极发言。 3.认真参加听课、说课、评课活动以及教师个人论坛活动。 4.在教学实践的同时,要坚持做到:“六个一”既:每年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著作,确定一个教学研究课题,上好一堂教学公开课,完成一份多媒体教案,完成一份心理和德育渗透教案,撰写一篇以上教研论文。 5.要熟悉课程标准、教科书及必要的教参资料,认真制定好一学期的授课计划。 6.能把握好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备课时,既要备教材大纲,又备学生实际,即备知识能力点,又备德育心理渗透点,既备有效教法,又备学法指导,既备书面练习、作业,又备实验实践材料。 |
||||||||||||||||||||||||
【关闭窗口】 |